大棚发展历史及作用:1966年长春市**把小拱棚改建成2米高的方形棚。但因抗雪的能力差而倒塌,经过多次的改建试用,终于创造了高2米左右,宽15米,新型温室大棚,占地为1亩的拱形大棚。1970年向北方 各地推广。1975、1976及1978年连续召开了三次'全国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科研协作会'会议对大棚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。
常见的农业设施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。日光温室是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,新型温室大棚建造,特殊情况可适当补充能量,南(前)面为采(透)光屋面,东、西、北(后)三面为保温围护墙体,新型温室大棚价格,并有保温后屋面和活动保温被的单坡面塑料薄膜温室。塑料大棚是*以太阳能为能源,且*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的大型拱棚。
大棚的性能特点:光照条件。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达80-90%,但在使用期间由于灰尘污染、吸附水滴、薄膜老化等原因、而使透光率减少10-30%。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受季节、天气状况、覆盖方式(棚形结构、方位、规模大小等)、薄膜种类及使用新旧程度情况的不同等,而产生很大差异。